法拉第的故事:法拉第的故事(精选16篇)

  法拉第的故事(一):

  科普故事

  法拉第不仅仅潜心研究科学,他还热心科普科学,他坚持:“科学应当为大众了解,并且要从小孩开始。”

  1860年岁末,英国伦敦的报纸登载了一条消息称:皇家学会将于圣诞节为少年儿童举办化学讲座,主讲人为大名鼎鼎的法拉第教授。

  大科学家将为一群小小孩举办科学讲座,引起舆论的莫大兴趣,人们奔走相告。有个学究对此不解,跑去问法拉第:“皇家学会如此庄严的科学殿堂,怎样能让乳臭未干的小孩们来做座上客呢?对这些对化学一窍不通的顽童,谈论学术性很强的化学课题,适宜吗?”

  法拉第微笑道:“当然适宜。科学应当为大众了解,并且要从小孩开始。我相信,我的讲座会给小孩们带来知识和欢乐。”

  法拉第自我就是因为听戴维的科普讲座,走上科学道路的。因家贫早年辍学的他因为酷爱读书,在21岁时听了戴维的化学讲演,受到鼓舞,自学成才,同时在戴维的提携下,成为皇家研究院担任实验室助手,开始科学生涯。

  法拉第在皇家学院发起了一个“星期五科学讨论会”。每逢星期五晚上,邀请专家学者在皇家学院举行讲座和研讨,形式不拘,参加者能够携带夫人、家属;讨论题目涉及各个科学领域,能够是最新的实验发现,也能够是信息交流或者高水准的理论探讨。

  1860年圣诞节那一天,皇家学会演讲厅座无虚席。家长们带着小孩,蜂拥而至,走廊里都挤满了听众,连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都慕名带着两个王子来听讲座。

  法拉第登上讲坛,侃侃而谈:“为了答谢大家光临报告会的盛意,我想利用这几次讲座的时光,谈谈关于蜡烛的化学变化问题。这个问题,以前我虽然以往讲过一回,可是我很想讲,如果可能,愿意每年讲它一遍。因为这样的题材太引人入胜了,它为科学的各个领域,揭示了如此丰富多彩、如此奇异美妙的境界,所有支配天地万物的法则和定律,在那里都有所引用,都一一涉及到……”

  这个讲座从1860年开始,每年圣诞节放假期间,都会为少年儿童举办一系列科普讲座。每一次讲座都像过节一样热闹非凡,充满着欢乐。这个“圣诞节少年科学讲座”,法拉第一共讲了19年。受到小孩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19年间有多少小朋友听过法拉第的这个讲座,已经无法统计。他们之中,许多人像当年的少年法拉第一样,爱上了为人类谋福利的科学事业。

  法拉第关于蜡烛的系列讲座,之后由一位朋友替他修改出版,取名《蜡烛的故事》。这本生动趣味的科普读物之后被翻译成世界各国文字,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日还深受欢迎。

  在《蜡烛的故事》里,法拉第殷切地说道:期望你们年青的一代,也能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我的力气。燃烧自我,把光明献给人类——这种蜡烛精神正是法拉第一生的写照!为了追求真理,造福后世,法拉第默默地奉献出自我的每一分热、每一分光。

  法拉第的故事(二):

  法拉第的父亲是一个铁匠。他长大了,听着锤子的叮当声。在入学年龄,法拉第因贫穷而未能入学。相反,他根据父亲的设计成为了工匠。这样,法拉第从小就不明白在学校里会是什么样。

  13岁的时候,法拉第在书店的装订厂当学徒。小法拉第走进书海,突然发现他的世界更大。他从未想过世界上有很多他不明白的奇妙事物。法拉第欣喜若狂。他全心投入阅读,尤其是在阅读了《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电气知识之后。小法拉第发现了他的兴趣。他只花了一点钱就买了。实验仪器决定为生命而奋斗。

  法拉第(Faraday)读过许多书籍,从基础到高级,他都读哲学书籍和科学书籍。甚至连那些他根本听不懂的书,法拉第也很费力地看了下来。他的最爱是一本关于化学实验的书,尽管很难读。法拉第根据书中的介绍逐一进行了实验。那些日子简直就是他最快乐的日子。

  1810年的一天,法拉第经过一家商店,在商店的橱窗上贴了一条告示:每一天晚上6点将举行一次关于天然哲学的讲座,学费是每先令一先令时光。钱不能太多,可是对于法拉第来说,他仍然很沮丧。是他的兄弟发现了法拉第的困境。他拿出钱,支持他的兄弟听讲座。从那以后,法拉第(Faraday)多次到那里听讲座,每次他听讲座时法拉第 故事,他都会认真记笔记,甚至画一幅好图画,他还异常向艺术家学习绘画。

  1812年,年仅21岁的法拉第荣幸地听到了著名化学家戴维(David)的四篇演讲。他陶醉了。研究到这一点,法拉第给大卫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他从事科学研究的愿望,并在信中附上了他精心组织的讲义。大卫被法拉第(Faraday)感动,他将法拉第(Faraday)推荐给皇家科学院实验室。

  大卫为法拉第创造了机会,但法拉第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他奋力工作了数十年,从未停止研究。他失败了,甚至惨不忍睹,但他从未理解过失败,跌倒了,重新站起来。更加勤奋一次。

  法拉第将他的所有工作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的坚韧,勇于探索和勤奋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从来没有为此感到骄傲。 1851年,英国皇家学会一致选举他为总统,英格兰国王授予他骑士爵位,他坚决拒绝了他。退休后,他与妻子过着共同的生活,最终在书房中悄悄去世。根据他的遗嘱,人们将他的遗体埋在了希律平民公墓中。可是人们仍然永久记住他,为了表彰他在科学中的作用,人们以他命名了电容器组。

  法拉第的故事(三):

  法拉第出生在一个十分贫穷的铁匠家,他父亲实在是太穷了,小法拉第是饥一餐饱一顿地长大的。他之后回忆说,有时候父亲母亲一个星期只给他一个面包吃。  穷成这个样貌,法拉第当然没上过学。他从小就去当听差,当报童,13岁时便到一家书店里当了学徒。那个时代书刊和报纸是奢侈品,小法拉第专门为订户送报,送完一户跑一户。之后他开始学装订,并且在装订之余去看书。  有一次法拉第装订一本书,书名叫《关于化学的对话》。

  他看这本书入了迷,用仅有的钱买了药品,按照书里的话做起实验来,从此他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法拉第读的书越来越多,于是他用废纸订成笔记本,摘录各种资料,有时还在笔记中配上插图。他从《大英百科全书》里学到了许多电学知识。 之后,法拉第去听著名科学家戴维的科普报告,便把笔记本呈送给了戴维。经戴维推荐,法拉第成了英国皇家学会实验室的助理,从此法拉第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本内容由 南识网 https://www.nanss.com/ 整理]

    当时科学家们相信:电流既然能够产生磁场,那么磁也应当能够生电,可是,戴维和法拉第研究了10年,都没有找到用磁生电的办法。虽然这样,法拉第仍然不灰心,他有信心在磁生电上取得突破。 

  1831年8月,法拉第做了一个新的装置。他在一个直径为6英寸的铁环的半边,用铜丝绕成线圈,接上电流计;在铁环的另一半也绕了一组线圈,然后接到电源上。  “合闸!”法拉第亲眼看到那电流表的指针摆动了。可是,他再定眼一看,那电流表的指针又指向了零,这是为什么呢?法拉第决定断开电源再重新做一下实验,谁知,在断开电源时,指针又摆动了,可是这一次的方向与上次相反。法拉第总想让第二个线圈产生持续的电流,可是实验的结果总是仅有合闸和断电的一瞬才能“感生”出电流来。  法拉第不但善于实验,更善于思考。他想,使电流感生出来的应当是一个运动着的磁场。于是,他把一块条形磁铁插进空心线圈,电流计上的指针摆动了,磁最终产生电啦。  法拉第成名以后,世界各国赠给他的荣誉头衔有94个,可是他说:“我承认这些荣誉很有价值,可是我从来没有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科学家不应是个人的崇拜者,而应当是事物的崇拜者。真理的探求应是他唯一的目标。”

  法拉第的故事(四):

  感情故事

  法拉第的妻子撒拉.伯纳尔是法拉第好友伯纳尔的妹妹,法拉第是在教会中认识她的。为了获得妻子的青睐,1819年,法拉第每个周日的晚上都会去伯纳尔家中吃饭,跟伯纳尔讨论科学或一同唱歌,并且准时十点离开。大家都以为法拉第必须是回实验室继续研究,岂知他是在路上散步许久,才能冷却他对撒拉的爱慕….。有一次法拉第在读书会中朗诵一首感情诗,伯纳尔认为他必须有原因,回家后将法拉第的诗给妹妹撒拉看。後来撒拉问法拉第关于诗的资料,法拉第交出诗后立刻从撒拉身边逃离。

  可是浪漫又衷情的法拉第最终获得撒拉的青眼,即使在明明白婚后的生活会艰难且枯燥的情景下,撒拉还是决定跟法拉第牵手度过一生。撒拉是个出色的厨师,她会自我制作姜酒、葡萄酒、果酱、点心,法拉第的学生和朋友常会光临他们家吃饭。

  她成了法拉第最好的伴侣,常常倾听法拉第在工作中欢乐与忧愁。当法拉第跟其他科学家因为对物理知识的见解不一样而遭到非议打算放下科学的时候,撒拉鼓励他坚持实验并发表自我著作,最终他的科学见解得到大家的认可。法拉第之后在日记中见证:“在我的一生中,对我的喜悦与心理健康,最有帮忙的就是婚姻。”

  法拉第的故事(五):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

  1791年9月22日出生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因家庭贫困仅上过几年小学,13岁时便在一家书店里当学徒。书店的工作使他有机会读到许多科学书籍。在送报、装订等工作之余,自学化学和电学,并动手做简单的实验,验证书上的资料。利用业余时光参加市哲学学会的学习活动,听天然哲学讲演,因而受到了天然科学的基础教育。由于他爱好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受到英国化学家戴维的赏识,1813年3月由戴维举荐到皇家研究所任实验室助手。这是法拉第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踏上了献身科学研究的道路。同年10月戴维到欧洲大陆作科学考察,讲学,法拉第作为他的秘书、助手随同前往。历时一年半,先后经过法国、瑞士、意大利、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结识了安培、盖?吕萨克等著名学者。沿途法拉第协助戴维做了许多化学实验,这大大丰富了他的科学知识,增长了实验才干,为他之后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1815年5月回到皇家研究所在戴维指导下进行化学研究。1824年1月当选皇家学会会员,1825年2月任皇家研究所实验室主任,1833----1862任皇家研究所化学教授。1846年荣获伦福德奖章和皇家勋章。

  法拉第的故事(六):

  1791年秋天,法拉第出生在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父亲体弱多病,铁铺不得已转让他人而当帮工,从小他就在别人的吆喝声中长大。为了补贴生活,读几年小学就辍学,尚不到12的他就做报童,次年在一家书店学习。

  一天的劳动,大家都是筋疲力尽,唯有他一声不吭地找一本自我喜欢的书在暗淡的烛光下苦读。有时,实在累了,他就用冷水浇头,还用指甲在手上划过,以坚持清醒的头脑。渐渐地,他着迷那些奇妙的电的现象,那些化学试验也令他痴迷不已,常常在工作中傻傻呆立,原先他脑中灵光一闪想出改善试验的办法。

  他看到一些伟大的科学家都有自我的实验室,他也梦想着有一间实验室,可是对他这个穷小孩又谈何容易?他向来就有一股犟脾气,他向店主要了个小小的空房,布置成实验室,他捡拾着那些别人不要的瓶子等废物,还省吃俭用买一些最便宜的药品,房子慢慢地堆积如山了。他看了理论书上,遇到一些模型试验,都必须实践,他在昏暗的光线下仔细观察并记录着试验的过程以及结果。他很沉迷于实验的直观感,并为自我能印证了前人的定理而欢欣。慢慢地,他下班的所有时光就是读书和做试验。这样的日子,他持续了整整8年!

  尽管他有时深情专注得似乎在想着什么,带有几分傻气,但他装订书的手艺丝毫也不含糊,而书店在当时的伦敦享有盛名,不少皇家的会员几乎都定点把他们的科技书籍送来装订,而他的精湛的技艺也为他赢得良好的人缘。一位叫当斯的顾客就很欣赏勤奋好学的法拉第,见他沉迷于化学试验,就把当时一代化学大师戴维在皇家学院的讲座入场券悉数赠给他。

  他欣喜若狂,他曾多么期望读大学,也曾多么期望能聆听大师的教诲和指点,而这一切却那样不期而至,让他几乎不敢置信!

  1812年2月的一个晚上,他异常激动地第一次跨进皇家学院的大门,坐在阶梯形的讲演厅里。为了这一天,他拿出几乎所有的积蓄买了一套像样的衣服,买了上好的钢笔和笔记本,就准备好好享受这一精神盛宴。他的目光一向盯着讲演厅的入口,最终戴维出现!戴维讲座的主题是发热发光物质,他的谈笑是那么举重若轻,那么鞭辟入里,科学竟然能给人如此享受!

  他侧耳聆听戴维的每一句话,并飞快地记录,一堂讲座下来,笔记本翻了一页又一页,听完四次讲座,他厚厚的笔记本居然写满了。戴维带他游览了崇高而神圣的科学殿堂,感受到那里的春暖花开,真正的科学仿佛是一首韵律优美的诗篇,也能散发出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由于是现场的记录,字迹难免潦草,他又反复抄过多次,默记于心,出口能诵。他从小就练了一手好字,他想把笔记认真细致整理在一齐,并用精致漂亮的封面装订成册。他有时出神地想,要是自我能成为一个和戴维一样令万众瞩目的科学家,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只是,科学在那样的年代是属于贵族的,而对于他这样贫苦的小孩,何异于痴人说梦!

  他又来了一贯的犟脾气,鼓足勇气给当时的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班克斯爵士写信,乞求在皇家学院找个工作,即便是打杂也可。

  他忐忑不安地等着消息,一周过去,却杳无音信。他豁出去了,干脆跑到皇家学院去打听,得到的答复是:“班克斯爵士说,你的信不必回复!一下子,他就憔悴万分!可是他想,科学的神圣殿堂应当是向所有向往它的人而开的。他的脑海中浮现了戴维和蔼可亲的笑容,似乎在频频鼓励:小孩,坚强一些,科学的殿堂就在前方……对,戴维在皇家学院有很高的声望,我何不向他写信试试呢?

  于是,他连夜给戴维写了一封书信,还把装订成册的戴维的4次讲座的笔记一并寄去,信中活力滂湃,写满了一个年轻人对戴维的崇拜,写满了一个年轻人对科学的痴迷……

  如火般的热情最终开始融化他前进中的冰山,不久,他便被戴维招到皇家学院化学实验室当了自我的助手!

  这一刻,他雀跃欢呼!神圣的科学殿堂最终向这一位学徒招手!

  他叫迈克尔·法拉第。他在1831年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预告了发电机的诞生,开创了电气化的新时代。他毕生致力研究的科学理论——场的理论,引起了物理学的革命。据说,戴维瑞士日内瓦养病时,有记者问到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发现是什么,他绝口不提自我发现的钠、钾、氯、氟等元素,却说:“我最伟大的发现是一个人,就是法拉第!”

  戴维所见的青年才俊何止万千,那么法拉第又是如何为戴维发现的呢?对此,戴维也有自我的答案:

  曾一次,他和父亲一齐去公园,看见好几只孔雀,其中一只最美,父亲告诉他这就是孔雀开屏,而孔雀因开屏而美丽。随即,一只麻雀飞过,也学孔雀呈开屏状,却无丝毫的美感,他问父亲,为何麻雀开屏不美,父亲笑了:世界从来仅有孔雀开屏,首先要做一只孔雀,其次才是开屏。

  法拉第的故事(七):

  如果说母亲的绣花围裙给法拉第留下的记忆是温馨的味道,甚至在朦胧中开启了他对女性的完美向往,那么,父亲的那条传说中的虎皮围裙又给他留下了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法拉第不止一次想过,但奇怪的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他竟一辈子都没有想明白。

  父亲是个铁匠,和别的铁匠不一样,父亲有一条虎皮围裙,每当父亲系上这条围裙,就会像中国戏曲中的山大王那样神气,接下来,父亲就该在叮叮当当、火星四溅中,一遍遍地向别人讲述这条围裙的来历了。那时,他还是条纵横江湖的好汉,一天,他一口气喝了13碗酒,提着哨棒,摇摇晃晃进了山,忽然,一只吊睛白额大虫,踩着黑风,向他扑来……

  每次,法拉第都听得入了神,并幻想着能像父亲那样围上这条围裙。一次,他最终忍不住了,趁父亲上厕所的工夫,把围裙从墙上取了下来,但还没等他笨手笨脚地将围裙系好,父亲就回来了。父亲望了望门外,压低声音,冲他吼道:“记住,只要老子还有一口气,你就不能碰这该死的围裙。儿子,你可不能像老子我这样没出息啊……”

  父亲认定,一个人要想有出息,就仅有读书。为了供儿子读书,父亲整天拼命打铁,把自我的腰都打弯了。尽管如此,在儿子13岁时,这位不肯认输的父亲还是不得不一样意儿子离开学校,进入一家印刷作坊做徒工。每一天早上,当法拉第围上围裙时,他就暗暗发誓,必须要在父亲还没有发现自我这套“工作服”前,想办法把它脱下来。

  但究竟要靠什么才能摆脱这宿命般的束缚呢?他很茫然。一次,在装订一本名叫《关于化学的对话》的书籍时,他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并在与之“对话”的过程中,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从此,他一有时光就钻进图书馆,并想方设法参加各种科学讲座。在一次讲座中,他认识了英国皇家学会的著名化学家戴维,并在交往的过程中赢得了对方的赏识。1812年,在戴维的引荐下,他进入皇家学院工作。这一年,法拉第21岁。

  “皇家”,“学院”,瞧瞧吧老少爷们,光宗耀祖啊,父亲的腰杆挺起来了。可他不明白,儿子只是一名在实验室里刷瓶子、搬仪器的勤杂工。不久,儿子的身份被人揭穿了。父亲特意跑到学院隔着铁门往里看,果真看到儿子围着条破围裙,抱着一摞管子,在走廊里屁颠屁颠地跑来跑去。父亲那个羞啊,一向以为儿子在里面做官呢,没想到是个跑腿的,这让他这个打虎英雄的老脸往哪儿放?

  法拉第和父亲闹翻了。在这个时候,他的事业有了质的突破。几年前,有位教授发现,当导线有电流经过时,导线旁的磁针就会发生偏转。这事传到了法拉第的耳朵里,他想:既然电能让磁动,那么磁为何不能让电动呢?他决定试一试,这一试就是9年,1821年,世界上第一个马达诞生了。接下来,他又想:电产生了磁,反之,磁为什么不能变成电呢?为了“把磁转变成电”,他又埋头苦干了10年,1831年,他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这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法拉第的名称随即传遍了全世界。但法拉第并没有躺在这“惬意的成就”(大仲马语)上享受人生,依旧在实验室里埋头实验。有时,实在太累了,他就围着那条污迹斑斑的虎皮围裙,到实验室门口的草坪上散步。有人说,这条围裙是他的父亲临终时送给他的。他的父亲年轻时那可是一条好汉,曾赤手空拳打死过一只猛虎。

  法拉第的故事(八):

  绝大部分科学家一心一意献身科学,他们不为名而来,不为利而往,表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他们由于发明而取得的荣誉、报酬,是社会给他们的奖赏、报答。那是他们发明发现当之无愧的结果,而不是发明发现的唯一动力。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曾先后得到欧美各学会赠予的荣衔九十四个,各国帝王对他也是优礼厚待,他却坦然地说: "我从来没有为追求这些荣衔而工作。"科学家们蔑视追名逐利的个人主义者。卢瑟福在约克郡联合钢铁公司研究实验室致词时就说:"再也没有比那些只顾个人鼻尖底下的一点事情的人更可悲了。"诗人歌德说:" 才能较低的人对艺术本身并不感兴趣,他们在工作中除掉完工后能赚多少报酬以外,什么也不想。有了这种世俗的目标和倾向,就决不能产生什么伟大的作品。"

  沉 溺于名利,如果是科学家,由于道德上的障翳,就很难有伟大的发明创造,有成功也是偶然的、暂时的,他缺乏由持久动力引发的钢铁毅力。如培根所说: "有人好象在知识中求得一个躺椅,以便休息自我那种向外追求忐忑不安的神情……或是求得一个商店,好来奇货可居,市利百倍……这种心理很能妨碍知识的发 展。"故尔,有成就的科学家,文学艺术家,大凡多"心高志洁,智深虑广,轻荣重义"。

  法拉第的故事(九):

  一天,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厄斯特教授发现了电和磁的奇特现象,当他把一根经过电流的铁丝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的磁针竟受到铁丝的吸引,跳动地改变了方向。但当时并没有人能解释其中的原因,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1920年,德斐教授最终揭开了这个秘密。他经过许多实验证明:凡是铁与钢被环绕着一根经过电流的铁丝,它便成为磁铁了,这就是"电磁铁"。

  这一发现引起了当过七年订书工人而自学成才的英国青年法拉第(17911867年)的强烈兴趣。他找来了电池、铁丝、磁针,亲自动手做了这个实验。这是人类发明史上最趣味的"魔术"之一。当铁丝一通上电流,铁丝附近的磁针就被无形的"魔力"引向一边,而通电铁丝放在磁针上头时,磁针偏向一边,放在下头,磁针就会向反方向偏去在德斐教授的帮忙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821年他发现了电和磁的另一相反现象,这就导致了"感应电流"的产生。

  1822年的一天,法拉第在日记中向自我提出:"既然通电能够产生磁铁,那么,为什么不能用电磁铁产生电呢?我必须要反过来试一试,转磁为电!"

  他把磁石安插在一个铜丝圈内,又用了一根通了电的铁丝,靠近一根未通电流的铁丝。他反复调试,不停地变换着铁丝与磁石的各种联系形式,最终弄清了电与磁的关系:"电流经过时,铁块成了磁铁;电流停止时,磁力消失。"

  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把一块圆形磁石插入绕有铜丝圈的长筒内,忽然电流计上的指针动了起来,他又迅速地将磁石抽出来,指针晃了几下。

  他简直不相信自我的手和眼睛,因为如果电流计没有出什么毛病的话,这就证明电流产生了!在这以前,他已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但每一次都是失败。为了证实刚才的实验结果是否真正可靠,他把磁石反复在铜丝筒里插入、拔出,一连做了好几次时,才真正相信,电流计确实随着磁石在铜丝筒内的移动而显示出电流的存在!

  法拉第的故事(十):

  有一次我看了一个叫法拉第的故事,故事的资料讲的是有一个叫法拉第的人,从小生活在一个贫穷的铁匠家,他的父亲是一个铁匠。收入很少,他的父亲因为子女多,常常供不起他上学。

  有一回他的父亲实在供不起法拉第上学了,法拉第只好去送报纸,他喜欢上了送报纸这份工作,因为他在报纸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有一次下起了大雨,他就把上衣脱下来包住报纸,所以顾客也很喜欢他。之后他又去听了“塔特姆”先生的讲座,从1810年二月至1811年九月,他把听到过的知识都写在了一个本子上,随时拿出来学习。

  经过他的奋力最终成为了一名科学家,之后又获得了很多奖,还被邀请去过皇家学会。法拉第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兼化学家,他为电话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纪念他就把法拉第的缩写法拉写成电容,法拉第写成了电量。

  我此刻的生活比法拉第要完美的多,既然有这么好的环境,就应当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当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法拉第的故事(十一):

  1820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教授奥斯特,经过多次实验证实电流存在磁效应。这一发现传到欧洲大陆后,吸引了许多人参加电磁学的研究。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怀着极大的兴趣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果然,只要导线经过上电流,导线附近的磁针的磁针立即会发生偏转,他深深地被这种奇异现象所吸引。

  当时,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思想已传入英国,法拉第受其影响,认为电和磁之间必然存在联系并且能相互转化。他想,既然电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也能产生电。为了使这种设想能够实现,他从1821年开始做磁产生电的实验。

  几次实验都失败了,但他坚信,从反向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并继续坚持这一思维方法。

  10年后,法拉第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他把一块条形磁铁插入一只缠着导线的空心圆筒里,结果导线两端连接的电流计上的指针发生了微弱的转动,电流产胜了!随后,他又完成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如两个线圈相对运动,磁作用力的变化同样也能产生电流。

  法拉第10年不懈的奋力并没有白费,1831年他提出了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并根据这必须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装置。

  如今,他的定律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法拉第的故事(十二):

  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在进入英国皇家学院之前,曾和介绍人戴维进行过一次这样的谈话。

  “十分抱歉,我们的谈话随时都可能被打断,但你的运气不错,此时仪器还没有爆炸。法拉第先生,我看过你的信和笔记本。可是,在信中你并没有告诉我你毕业于哪个大学,对吧?”戴维问。

  “先生,我没有上过大学。”法拉第回答说。

  “是吗?但从你做的笔记能够看出你懂得大学的知识,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戴维惊诧地问道。

  “我投入全部的精力,尽可能去学习一切知识,还在自我房子里建了个小实验室。”法拉第说。

  “年轻人,你的执著精神让我很感动。之所以你愿意到我这儿来,可能是因为你没有到实验室中干过,科学太艰苦,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报酬却是微薄的。”戴维说。

  “可是,只要能做这件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报酬啊。”法拉第说。

  戴维笑着说:“年轻人,你可要想好啊,看看我眼边的红疤吧,这是在氢实验中引起的一次爆炸留下的,我想,你装订的书籍总不曾将你炸痛,让你遭受皮肉的痛苦吧。”

  “是的,我没有遇到这种情景。但当我翻开装订的科学书籍,它的目录常使我目瞪口呆,神魂颠倒。”法拉第答道。

  听完法拉第的话,戴维高兴地笑了,他破格让法拉第当了自我的助手,从此法拉第便在科学领域中尽情地发挥他的聪明才智。

  法拉第的故事(十三):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于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13岁就在一家书店当送报和装订书籍的学徒。

  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挤出一切休息时光贪婪地力图把他装订的一切书籍资料都从头读一遍。读后还临摹插图,工工整整地作读书笔记;用一些简单器皿照着书上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把自我的阁楼变成了小实验室。在这家书店呆了八年,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

  他之后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我就是在工作之余,从这些书里开始找到我的哲学。这些书中有两种对我异常有帮忙,一是《大英百科全书》,我从它第一次得到电的概念;另一是马塞夫人的《化学对话》,它给了我这门课的科学基础。”

  法拉第主要从事电学、磁学、磁光学、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

  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产生电”的大胆设想,并开始了艰苦的探索。

  1821年9月他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磁铁旋转以及磁体绕载流导体的运动,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之后经过无数次实验的失败,最终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发现,使人类掌握了电磁运动相互转变以及机械能和电能相互转变的方法,成为现代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技术的基础。

  法拉第的故事(十四):

  1820 年的一天,一封不一样寻常的信件从南大西洋上的孤岛圣海伦娜(Saint Helena)寄出,来到了坐落于伦敦的英国皇家研究院(Royal Institute)。发信人是一位名声显赫的法国伟人,收件人是一个29 岁的实验员。年轻的英国人吃惊地看到来函者的署名,忐忑不安地打开了来信:“当我读到您在科学上的重要发现时,我深深地感到遗憾:我自我过去的岁月实在是浪费在十分无聊的事情上。”

  寄信人是当时落难的法国统帅、被称为“法国人的皇帝”——拿破仑(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他在滑铁卢战役败给了英国及其联军之后,于1815 年12 月10日被流放到了圣海伦娜岛,在那里受隔离软禁直至1821 年5 月5 日去世。

  收信人则是爱因斯坦心目中的三位英雄人物之一:牛顿、麦克斯韦和他——法拉第。爱因斯坦书房墙壁上仅仅挂着这三位的肖像。

  迈克·法拉第,1791 年出生在一个贫穷铁匠之家,小学毕业便辍学当卖报童,之后到了一家小书店当钉书员。幸好法拉第一家人的穷日子过得并不痛苦。他之后在信札中写道:“我的父亲常常唱歌。我想我长大以后喜欢唱歌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我的母亲常常念诗给我们听。她十分温柔,把家里打理得干干净净,对我们似乎有着没完没了的爱。贫穷没有在家里留下丝毫的痛苦痕迹,反而使一家人更加亲密。在我父母的心中,穷是神给的祝福,不是诅咒。”法拉第在温馨友爱的家庭环境下长大,一生喜爱读书、唱歌、绘画,并具有丰富的幽默感。父亲一次在动物园里回答年少的他为什么麻雀不会开屏的问题时说:“先做孔雀,后再开屏。”这句话无意中启迪了他日后如何做人和处世。

  迈克·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

  也许是出于乐观的天性,整整7 年的钉书生涯没有令法拉第沉沦,却让他有机会读到了很多的科学著作,异常是自学到许多关于化学和电学方面的知识。这位贫苦徒工常常用节省下来的零钱购买一些廉价仪器和药品,然后照着书本上的说明去做各种实验。那段时光他还经常到“都市哲学学会”听课,那里定期为失学青少年举办文化教育和科学讲座(当时科学的名称还没有从哲学的统称中分离出来)。

  人生常常会有意外而又是决定性的转折。1810年4月,法拉第有幸聆听了皇家研究院当时极负盛名的化学家和发明家戴维(Sir Humphry Davy, 1778—1829) 题为“ 天然哲学”系列讲座的最终四场。讲座结束后,兴奋的法拉第给戴维写了一封信,表示了对戴维的敬仰并期望他能推荐一份与科学实验相关的工作。法拉第没有简历可递,但附上了他专心听讲时写下并亲手装订得十分精致的一本386 页笔记(现保存于英国皇家研究院)。没想到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不仅仅给钉书匠回了信,还聘请他到皇家研究院实验室当助理实验员。法拉第从此走上了科学研究的不归路,在那个实验室里度过了其后半个世纪的时光,直至退休才离去。

  戴维因发现了钙、钠、钾、锶、钡、镁等15 种元素而驰名于世,是历史上发现化学元素最多的科学家,他还证实了金刚石和木炭的化学成分相同,被后人称为“无机化学之父”。可是,据说戴维和夫人初时对法拉第并不友善,外出讲学时把他带上当作随从使唤。

  有一次,戴维受邀为矿工设计安全灯。那时人们尚没有电能概念,当然也就没有电池和灯泡可用,这项研究一点也不容易。法拉第为戴维出谋划策,让安全灯为矿坑带去了光明,帮忙戴维赢得了荣誉。这让戴维开始对法拉第另眼相看。可是,诚实的法拉第却宣称这种安全灯并非绝对安全,让虚荣的戴维大为恼火,于是开始排斥打击法拉第。之后法拉第回忆:“过去我以为,一个人愈聪明,他的品德就愈高尚。不幸的是,我之后发现常常相反,许多社会地位低下、知识水平不高的人,却有着一颗强健、尊贵、神圣和充满爱的心。我的期待是,让聪明与品德在同一个人身上并行长进,还原上帝当初创造人类的荣耀。”

  在皇家研究院实验室工作期间,法拉第的才能渐露头角,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发明,让他声名鹊起。法拉第接踵而来的荣誉却让戴维无法忍受,认为这个出身低微的实验员夺去了自我英国最伟大科学家的风采。1824 年,当法拉第被提名皇家学会院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时,戴维坚决反对;无记名表决结果中出现了唯一的一张反对票。当然,33 岁的法拉第最终顺利当选。

  可是,“大人自有雅量”,法拉第一生都尊重戴维为自我的恩师, 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之后戴维也逐渐转变了对法拉第的态度,并多次对法拉第给予的帮忙和贡献表示感激。1825 年,也就是法拉第当选为皇家学会院士的第二年,病退的戴维提议法拉第接替其皇家研究院实验室主任的职位。戴维晚年时,有人问他一生中最重大的发现是什么?戴维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一生中最重大的发现是法拉第。”

  戴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法拉第一生中同样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法拉第所从事的实验研究课题广泛多样,起初主要是化学,之后是电磁学。化学方面,他在气体液化研究中采用低温加压方法液化了氯化氢、硫化氢、二氧化硫和氢;他又在燃气分馏中发现了苯;他还最先观察到了我们今日熟识的半导体现象和纳米粒子。法拉第除了有许多科学发现之外还有不少技术发明,诸如合成了六氯乙烷和四氯乙烯,制成了本生灯、光学玻璃、凝胶、碳钢、合金钢,并首创出金相分析方法。法拉第最广为人知的发明是他在1836 年制作的电容器及引进的介电值和电容常数,所以后人选择了法拉(Farad)作为电容量单位。

  法拉第最出色的工作是电磁感应的发现和电磁场概念的提出。1821 年, 受到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关于电流磁效应论文的启发,他在实验中获得了重大发现:经过电流的导线能绕着磁铁旋转。同年,他和戴维以及沃拉斯顿(William Hyde Wollaston) 一齐发明了(单极)电动机。法拉第进一步认为,电和磁之间应当有一种和谐的对称:既然电能生磁,磁亦能生电。经过整整10 年的不断探索和多次失败之后,法拉第最终在1831 年8 月26 日获得了成功! 他用伏打(Volta) 电池给一组线圈通电或断电,瞬间中从另一组线圈获得了感生电流,他称之为“伏打电感应”;同年10 月17 日,他又完成了在磁体与闭合线圈相对运动时从闭合线圈中激发出电流的实验,他将其称为“磁电感应”;他进而发明了(圆盘)发电机。法拉第的这些伟大的科学成就意义非凡,宣告了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接下来,1832 年法拉第发现了抗磁性,即物体被磁化时会产生与外来磁场对抗的磁力。他详细研究了电化学分解,得到了两条“法拉第电解定律”。他还研究了(不一样来源)电的同一性。1835 年,法拉第研究了静电学和电介质以及气体放电。在对于静电的研究中,他发此刻带电导体上的电荷仅依附于导体表面,并且这些表面上的电荷对于导体内部没有任何影响。这个“法拉第屏蔽效应”还被应用于“法拉第笼”上:即使当金属笼子的静电压升高到比如一百万伏,由于屏蔽效应,电荷全部分布在笼子外表面而笼子内部却不带电,这时如果有人躲在笼里的话依然会很安全。这一发现不但带来了许多工程技术的应用,也让不少魔术师用来表演一些令人惊心动魄的节目。

  印有法拉第肖像的英镑纸币

  1837 年,法拉第进一步提出了静电感应理论。早在1822 年他就试图让光沿着电流的方向运动,经过电解波来获得偏振光,可是没有成功;到1845 年,他实现了用强磁场来使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现称为“法拉第旋转效应”。在1845年,法拉第还研究了光、电和磁的关系,提出了“光和电波性质相同”的理论。之后,他在1846 年研究过射线振动,1849 年研究过重力和电,在1857 年研究过时光和磁。在这些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他产生了电和磁作用经过某种中间介质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的想法,认为这种介质是一个“场”。1931年9 月23 日,爱因斯坦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电机工业百年纪念日”演讲中说:“我相信法拉第对世界的影响永久没有尽头。他在电磁场方面所留下的思想,后人将还会继续讨论下去。”爱因斯坦指出,引入“场”的概念是法拉第最富有独创性的见解,而电磁场本身就是牛顿时代以来最重要的发现。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爱因斯坦书房墙壁上有法拉第肖像的原因。

  “法拉第电磁场学说”深邃的物理思想强烈地吸引并鼓舞了当时年轻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使他在1865年总结出之后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电磁场基本定律,令电和磁的物理与数学理论到达了完美的统一。1931 年,爱因斯坦在“麦克斯韦百年诞辰纪念会”上评价说,他的建树“是牛顿以来物理学最深刻和最富有成果的工作”。为此,爱因斯坦把麦克斯韦肖像也挂在了自我的书房。在爱因斯坦看来,法拉第和麦克斯韦以及之后的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 1857—1894)等人的'科学贡献,是由18—19世纪经典物理学向20 世纪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转变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法拉第不但自我奋力进取,并且十分热心帮忙年轻人。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当时找不到工作,处境困窘,法拉第大力推荐他到皇家研究院获得了一个职位。物理学家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1889),年轻时写论文屡屡被学刊拒稿,十分沮丧。有一次,他鼓起勇气把自我认为最好的一篇论文寄给年迈的法拉第,请他审阅。法拉第很快就回了信,说:“我已收到你寄来的文章,并且立刻就阅读了。感激你对我们所衷心热爱的科学有这么完美的贡献。何等之欢慰啊,我能够在一息尚存之际看到你为电学做出的这一步跨越。我已看到你未来的辉煌!我明白在这领域里仍有许多朦胧不清之处,但你的文章却如曙光破晓。我不得不说,你在天然科学的这个领域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从1825 年到1862 年之间,法拉第在皇家研究院主持了“星期五晚讨论会”科普系列活动。参加讨论会的成员有工人、贵族、学生、教授,爱好科学的女皇有时也会到来。大家自愿地来到那里倾听科学家们的报告,了解如何进行实验、如何建立理论。从1826 年的圣诞节开始,法拉第为儿童讲授天然科学知识。他异常喜欢向小孩们讲解天然现象的奥秘,例如天空中为什么有云?雷声为什么总是在闪电之后才听到?河水为什么总是向低处流,等等,常常令好奇的小小孩们兴奋不已。由于演讲总是在元旦前后举行,大家称之为“圣诞节讲座”。该项儿童科普系列活动一向延续到1860 年法拉第快70 岁时才终止。他在其中的演讲《蜡烛的化学史》于1861 年编纂成书,之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

  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一书的封面

  法拉第是一位十分虔诚的基督(Sandemanian 派)教徒。在一次振奋人心的公众讲演中,法拉第向大家介绍他的电磁学发现。在座的除了慕名而来的社会名流、学者教授之外,还有维多利亚女皇和一些达官贵人。法拉第发言结束后,听众们起立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可是,大家等了很久却没有见到法拉第重新露面致谢。原先他已经从后门溜走,到一位重病老人家中,为她颂读圣经予以安慰和鼓励。在法拉第看来,陪伴一个即将辞世的老人走完人生最终一段路,比理解一群大人物的恭维更为重要。

  法拉第作为化学家出名后,英国法院经常聘请他去做刑事药物鉴定,有人劝他辞去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到年薪5 倍的法院去做事。但法拉第笑了笑,摇了摇头。1853 年至1856 年间,欧洲爆发了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交战一方是俄罗斯帝国,另一方是奥图曼帝国、法国和英国。当时的英国政府以往邀请法拉第去研制化学武器,但他认为这样做是灭绝人道而断然拒绝。

  法拉第一生生活简朴,不崇尚荣华富贵,以致经常有新人到皇家研究院做实验时错把他当作那里的守门人。法拉第27 岁时与莎拉·伯纳尔(Sarah Barnard,1800—1879)结为夫妇。妻子对法拉第淡泊名利、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十分支持。她以往说:“虽然科学对他来说是如此的振奋和吸引,并且时常剥夺了他的睡眠时光,可是我却满足于做他思想的枕头。”他们夫妇没有子女,两人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并且一生都没有存钱的习惯。他们定期把收入的大部分送去救济穷人。法拉第一生不曾有过属于自我的房子,他和夫人在皇家研究院的顶楼小房间里整整住了42 年。据说1858 年退休那天,他和妻子提着皮箱步出大门时,面前出现了维多利亚女皇和她的皇家仪仗队,特地前来欢送他们。女皇邀请说:“搬到我为你们在Hampton Court 准备的房子吧!”可是法拉第摇了摇头,说:“感谢了,但我付不起房租。”女皇笑着说:“免租金。”法拉第依然推托:“这么大的房子,我付不起维修管理费。”女皇又笑了:“别担心,我来付好了。”最终,法拉第夫妇搬进了那处曾是一位石匠居住的地方,平静地度过了余生。

  仅有小学学历的法拉第成名后获得了许许多多的荣誉和奖励。那里列出代表性的几个:1832 年,他被牛津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并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次年,他成为了英国皇家学院的第一位Fullerian 化学( 讲座) 教授;1838 年,他和高斯一同分享了当年的Copley 金质奖章;1844 年又成为法国科学院当时仅有的8 名外籍院士之一,等等。法拉第对祝贺他的朋友们说:“我承认这些荣誉很有价值,可是我从来没有为这些荣誉去工作。”

  英国皇家学会曾先后两次推举法拉第担任主席(President of the Royal Society), 他都拒绝了。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如果我理解皇家学会给予我这莫大的荣誉,我并不能保证自我的真诚和正直,连一年也保证不了。”维多利亚女皇曾要册封他“骑士”爵号,那是英国皇家授予最高级别的终身荣誉,可是他也婉言谢绝了,说:“我一辈子都是一个普通人法拉第。”

  1867 年8 月25 日,76 岁的法拉第在家中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在伦敦有一所神圣的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俗称西敏寺,是英国国王登基和皇室举行婚礼的地方;如果死后能被安葬于此,哪怕是放上一块墓碑,便是至高无上的荣耀。那里长眠着许多伟大人物,包括牛顿、达尔文、狄更斯、邱吉尔、弥尔顿。法拉第怀着一辈子都是一个平民的执着,生前拒绝了女皇把他死后安葬入西敏寺的提议,最终长眠在伦敦北面的Highgate坟场。

  迈克·法拉第塑像(伦敦萨沃伊广场工程科技学会大楼外)

  法拉第一生拥有太多的功绩,但他认为死亡是件私事,只要求简单地在自我的墓碑上刻上:“迈克·法拉第, 生于1791 年9 月22 日,卒于1867 年8 月25 日。”可是,刻着他名称的一块碑石之后还是被庄严敬重地放进了西敏寺内的牛顿墓旁。

  在法拉第的丧礼上,人们听到并记住了由他夫人转述的遗言——“我的一生,用科学来侍奉上帝”。

  参考文献

  [1] Obituary Notices of Fellows Deceased,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London,Series A,Vol. XVII,l-lxviii,rspl. 1868. 0002,1923

  [2] The Royal Institute,Biography of Michael Faraday:http: rigb. orgour-historypeoplefmichael-faraday

  [3] 张文亮. 电学之父—法拉第的故事. 台北:文经出版社,1999

  法拉第的故事(十五):

  1822年的一天,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 · 法拉第在实验室做试验。一个叫亨利的年轻人找来,想拜他为师。法拉第最终被年轻人的决心打动,让他留下来做助手。

  法拉第拿起一个本子,指着一套装备告诉亨利:“我正在研究磁能否产生电,你以后每一天给它通上电,然后看清磁针是否会转动,再把结果记录下来。”亨利照着做了半个月,可实验总是失败,他只能在本子上不停地写下“NO”。

  一天,亨利不耐烦地对法拉第说:“这事没什么意义!您让我做点别的吧!”法拉第摇头说:“这事很重要,做成了就是重大发现。”亨利又坚持了几天,最终还是溜走了。

  1835年,法拉第被英国皇室授予爵士称号。一事无成的亨利又来求法拉第收留他。法拉第拒绝道:“这个称号本该属于你。当年我让你做的事,我坚持了10年,最终在电磁学方面有了重大发现。”说完,法拉第拿出一个厚厚的本子,那正是亨利当年用过的。亨利看到,在他记录的十几个“NO”后面,法拉第记下数千个“NO”,最终才是个大大的“YES”。

  法拉第说:“仅有靠意志和坚持才能实现梦想,这是我最宝贵的人生经验。”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艳它开时的明艳,却忽视了它奋斗时的坚持和血汗。当法拉第功成名就时,众人钦羡。其实他只是把当年亨利认为无聊的、没有意义的事,坚持做了10年。

  法拉第用自我的成功,告诉亨利,也告诉世人:仅有靠意志和坚持才能实现梦想。没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关键看你是否有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坚持到底的智慧。

  法拉第的故事(十六):

  迈克尔·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 在1791年生于离英国伦敦不远的纽因格顿一个铁匠的家中。 他有九个兄弟姊妹。由于家境贫穷,法拉弟幼年并没有受到完整的初等教育。

  十四岁那一年,法拉弟在一间书店学习书本订装技术。这份工作中给予了他很多阅读的机会,他尤其喜欢读物理学和化学方面的书。此外,他经常去听各种科普题目的报告和演讲。1812年,学徒期满,年轻的法拉弟决定献身于科学事业。他最终在皇家学院的化学家戴维身边得到一份工作。他一面工作,一面学习。他的科学视野也渐渐地开阔了。

  1815年,法拉弟陪同戴维教授自欧洲大陆旅行讲学归来后,除了协助戴维进行化学试验之外, 自我开始独立从事一些小实验。他在往后的十年中进行了各方面的实验。1842年,法拉弟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一年后,他发现了一种重要的碳氢化合物──苯。 同年,任皇家实验室主任,不久,又任化学教授,并接替了戴维死后留下的职位。

  1831年是法拉弟作出重大发现的一年。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这个现象的发现奠定了日后电工业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他还研究了电流的化学作用。1833年,法拉弟发现了电流化学的两个定律,之后这两个定律就以他的名称来命。1845年, 他经过病愈后又重新置身于研究工作之中,并发现了抗磁性。

  1858年,法拉弟离开皇家学院,迁到伦敦附近汉普顿·科尔特的住宅, 这所房子为英国女王所赐。他晚年最大的痛苦是失去记忆力。虽然他们夫妻没有子女,但他却在快乐的家庭中渡过了自我的一生。1867年,法拉弟死于汉普顿·科尔特。

  在法拉弟连年取得科学成果的日子里,他不断收到各种诱人的提议。 高达十二倍的工资在诱惑他,各种不一样的职务在等着他,英国贵族院要授予他以贵族封号,皇家学院聘请他为学会主席。可是法拉弟一概予以谢绝了。「上帝把骄矜赐给谁, 那就是上帝要谁死。他对妻子这样说:「我父亲是个铁匠的助手,兄弟是个手艺人,曾几何时,为了学会读书,我当了书店的学徒。我的名称叫迈克尔·法拉第,将来, 刻在我的墓碑上的也唯有这一名称而已!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